


这是我们在 D20 设计峰会的系列节目的第二期。如果你听过上一期和布颜老师的对话,应该已经对 AI 设计和企业出海这两个方向有了新的理解和思考。
这次,我对话的嘉宾是阿里国际数字商业集团的高级体验设计专家——王玲珑老师,围绕“AI + 跨境”,聊了很多具体又落地的实践,回想起来,还挺扎实的。
王老师的分享很直接也很真诚:“我们不是为了AI而AI,而是把它用在真正能解决问题、能提效的地方。”
比如商家后台接入的AI素材工具,只需要上传白底图,几秒就能一键生成多语言、多场景的营销图,图还带调性、带卖点——关键是转化率还真的得到了提升。
当然,AI确实也解锁了很多“不能出镜、不好表达”的环节。比如AI客服,解决了跨时区、多语言服务的难题。过去半夜没人回复,现在AI能做到随时待命的“超级导购”。它还能读商品数据库,自动输出高命中回答,关键是全多语种。
我们聊到AI会不会“抢”走设计师的饭碗,王老师其实也不躲避。他说:“AI替代的主要是执行那部分。真正有壁垒的是认知、判断和整合能力。”
那些还能干活但没时间跟上趋势的设计师,很容易就被AI反超;但那些本就具备产品视角、商业理解和创意思维的人,AI会让他们飞得更快。
在他看来,未来的设计师要有三种新能力:
技术理解力:你不一定写代码,但得知道AI模型是怎么推理的、AIGC为什么会生成垃圾图,这样你才能设计出“接得住”的产品。
价值感知力:会画图不够了,你得知道怎么让图“卖货”。设计不止是审美,更是帮助商家达成目标,甚至直接创造营收。
人文洞察力:这是AI最难替代的部分。你能不能看懂用户的微妙心理?能不能用一个图文视频传达情绪、表达信任感?这才是未来设计师真正的“硬通货”。
最后几点碎碎念:
- 别低估“文化”这件事的权重,尤其在跨境领域。同一个页面在不同国家的表现差异之大,超出想象。设计师得有“跨文化适配器”思维。
- 别只盯着工具新不新,而要盯住转化率和用户增长。 商家是用结果说话的,设计师也该如此。
- 别焦虑AI怎么卷你,而要想你怎么用AI来解锁更大的影响力。 那些能从“执行者”变成“推动者”的设计师,才会在AI时代越走越远。
show time:
01:29 分享在D20演讲的主题的内容
03:27 体验设计在跨境电商中的角色及影响
07:22 跨境电商用户体验设计的挑战与策略
09:36 利用AI智能客服解决跨时区和多语言客服挑战
12:15 AIGC助力跨境电商降低成本与提升转化率
16:11 跨境电商领域AI 设计落地的挑战和对设计师本身的挑战
19:42 未来在跨境电商有哪些趋势
25:24 AI技术对市场和竞争态势的洞察
28:14 D20峰会的主题的探讨
29:00 AI时代设计师需要具备的技能
33:49 团队关于AI设计能力的相关培养方式
37:02 设计师拥抱AI的三种方式与未来展望
42:24 AI与情绪价值:在业务场景中的实践与挑战
bgm:
Jocelyn Pook,Russian Red - Loving Strangers
